儿童康复 | 寓教于乐,快乐学习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儿童康复就是一个需要进行的过程,四川儿童康复学校宝丽康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儿童康复的一些基本方法。
有些孩子外向,天生更善于交际,而有些孩子很腼腆。所以总有一些家长吐槽自家孩子,虽然喜欢上学和学习,但在外很安静似乎很难交朋友。
社交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也是阻碍孤独症孩子走向社会、融入普通人群的较大障碍。所有的干预、康复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改善孩子的社交障碍,帮助孩子走进人群、融入社会,而不是为了把孩子训练成画画很好看、手工做得很好或者能记住数字0-999的孩子。
社交游戏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模仿平时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社交圈中,从而逐渐让孩子摆脱对于社交的恐惧心理,是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社交障碍,提高社交技能的重要手段。
这种游戏不仅仅是孩子参与,大人或者老师同样可以参与其中,成为孩子社交游戏中的一员,更好地引导孩子获得社交技能。
01
模仿游戏
模仿孩子的手势和身体动作,这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并且可以影响家长的行为。
模仿手势和身体动作在孩子没有玩玩具的时候尤为有用,能增强孩子的参与和注意力、自发性语言、模仿和游戏技能。对孩子进行模仿,可以增加被模仿的行为,不要模仿家长正在设法让孩子减少的行为,例如吃玩具或攻击性行为。
02
目光训练
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些小游戏。比如,让孩子看着家长的脸部,认识五官,如头发,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再给孩子照镜子,让他认识自己的五官;然后,家长可以拿上孩子喜欢的小东西,举到自己的眼睛旁,引导孩子注视自己的眼睛,练习目光对视。
03
假扮游戏
1、走亲访友。
带着孩子,提上礼物,一起去孩子的叔叔阿姨家。事先,让孩子练习见面如何打招呼和离开时如何邀请对方来家里玩的基本礼仪。可以事先在家里背熟几首诗或讲好几个故事,然后让孩子在亲戚家表演,锻炼他的社会性能力。
2、陪志愿者去养老院看望老人。
孩子在旁实地观察志愿者哥哥姐姐如何跟老人讲话、做事;爸妈可在一旁讲解,让孩子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成长。
3、参加自闭症公益机构组织的户外活动。
比如,在社工和志愿者陪伴下,去附近的景区游玩;和志愿者一起参加街头义卖筹款等活动。
04
情绪理解游戏
家长拿着一张张印有各种脸部表情的卡片,告诉孩子什么是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的脸部表情。然后,大人做每种表情,让孩子猜;再换过来,孩子做表情,大人去猜。两人一起互动,在快乐中学习。
家长领着孩子到实际的场景,给孩子讲解旁人的面部表情(眼神、脸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和声音等),逐步让孩子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脸部表情以及表情的持续变化,作出对他人情绪和情绪动态变化的评估。
以上就不同种类的游戏进行了简短的举例分析,我们都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尝试,特别是语音优美、简练,配乐轻松、愉快,结构单一,竞争性不强的游戏更适合。
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或有意安排和设计的活动中,启发他们与社会接触的动机,并使他们从社会交往中获得快乐,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对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兴趣,以逐步改变他们脱离环境、封闭自我的行为方式。
社交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世,也能让孩子过的更开心,所以家长不可忽略对孩子人际关系的培养,以上社交游戏能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社交训练,才能促进孤独症儿童很大程度的康复!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有关于儿童康复的一些基本方法,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儿童康复的相关信息,欢迎随时致电公司热线进行咨询。